为引导青年学生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,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江西财经职业学院“悦读童年”团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,组建支教队于2021年7月10日上午分赴武宁县鲁溪镇中心小学和梅颜村小学、庐山市华林镇中心小学,开展为期七天的“红色教育”活动。此次活动围绕“讲好红色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”这一主题,开设了以红色阅读指导为核心,以党史教育、红色故事分享、红诗朗诵、红歌演唱、红色绘画与手工为支撑的红色课程体系,用红色文化浸润童心。

宣讲红色经典,传播革命精神
如何讲好红色经典,队员们在下乡前进行过认真的探讨,大家一致同意采用“赠送读本+阅读指导+故事分享”的宣讲模式。团队向高、中、低年级孩子分别赠送红色经典《闪闪的红星》《雷锋的故事》《闪闪的红星(注音版)》作为读本,分三个学段进行阅读指导。支教队员每讲完一章,便跟孩子们一起进行红色故事分享。
《闪闪的红星》讲述了农家少年潘冬子如何一步步走向革命,最终成长为红军战士的动人故事。孩子们听完都深受触动,六年级的同学李周萍说:“我今年12岁,爸妈在外务工,我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,有时想念爸妈会很伤心,很多事情都不能独立完成,听了潘冬子的故事,我感到非常羞愧,我要向潘冬子学习,做一个独立勇敢的人,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。”
《雷锋的故事》一直在感动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儿童,鲁溪镇和华林镇的孩子们也不例外。四年级的冷若冰同学说:雷锋叔叔是一个有责任、有担当、无私奉献的好人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!我也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够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!”她的话说出了孩子们的共同心声。

走进红色故事分享课堂,气氛十分热烈。半条棉被的故事见证着军民鱼水情深,一根扁担的故事讲述着官兵平等,一截布满弹痕的树桩诉说着战斗的惨烈……支教队员每讲完一个故事,孩子们便跃跃欲试,纷纷举起小手,迫切地想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熟悉的红色故事——海娃的故事、小萝卜头的故事、小英雄雨来、王二小的故事……讲台上的小朋友绘声绘色地讲着,台下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。一个个红色故事在分享的喜悦中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。
团队队长郭文瑄说:“红色经典故事承载着红色记忆,凝结着革命前辈英勇不屈的精神,流淌着红色基因。讲好红色经典可以让孩子们接受精神上的洗礼,培育他们的爱党爱国情怀。”
童声嘹亮,传递着对党的无限深情
诗歌是语言的精灵,对诗最好的诠释莫过于朗诵。支教队员卢伊涵说:“朗诵最重要的是要把作品的思想情感准确的表达出来,在朗诵前,我们会跟孩子们讲解作品创作的背景、主题和情感基调,带着孩子们理解作品,走进作品。”她饱含深情地给孩子们示范朗诵了一篇《党旗颂》,收获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。孩子们也不甘示弱,或慷慨激昂,或声情并茂地朗诵了《可爱的中国》《我的祖国》《少年中国说》……表达着对党的感恩,对祖国的热爱。

红歌铿锵有力,催人振奋。支教队员带着小朋友们一字一句地学唱红色经典歌曲,如《东方红》《南泥湾》《一条大河》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《闪闪的红星》等。虽然这些歌曲的创作年代有些久远,但孩子们仍然非常喜欢,唱的很认真。因为与红色读本同名,高年级的孩子最喜欢红歌《闪闪的红星》。经过几天的演练,他们集体演唱了《闪闪的红星》,充满红色旋律的歌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,传递着孩子们对建党100周年的衷心祝福。
支教队员蓝祯说:“诵红诗,唱红歌,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体验过程中默默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。这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方式。”
红旗飘飘,童心向党
在红色绘画和红色手工课堂,五星红旗是孩子们情有独钟的创作对象。至于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五星红旗,四年级刘馨同学的回答具有代表性,她说“因为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,它有特殊的含义,四颗小五角星紧密地围绕在一颗大五角星的四周,象征着广大人民紧紧地围绕在党的周围,团结战斗,所以我很喜欢五星红旗。”在支教队员的悉心指导下,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和灵巧的画笔做(绘)出一面面五星红旗。孩子们手举自己的“五星红旗”作品,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最好献礼,脸上满满的喜悦与自豪。

在被问及为何要开设红色绘画与手工课时,支教队员徐艳欣说:“绘画和手工,既要用心,也要动手,是心灵与手巧的结合。孩子们完成作品会很有成就感。我们是想在孩子们的成就感中融入红色元素,通过由手入心的渗透式进行红色教育。”
“悦读童年”团队倾力打造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,让孩子们沉浸在红色文化中,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,对他们将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必定会产生积极影响,相信他们长大成人后,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,担当时代大任。
(文/彭龙英 图/余文俊 罗海枫 罗静芳)编审:刘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