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先把纸对折成三角形,再对折一下,然后还原成上一步,再将上面的顶点折到下面……”。在支教队员的细心指导下,红色手工课上的小朋友们折出了漂亮的五角星。

这是2021年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场景。为积极发动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实践,今年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以“永远跟党走·奋进新时代”为主题,共组织400余名大学生,采用“集中服务”、“分散报到”相结合的形式,共赴全国30余个乡村地区,围绕党史学习、理论宣讲、乡村振兴、教育关爱等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,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。
一、 传承红色基因--支教课堂上的红色故事
7月10日,江西财经职业学院“悦读童年”支教队再次出发,前往武宁县鲁溪镇中心小学和梅颜村小学、庐山市华林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,为校外实践基地的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教育关爱服务。

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,为了让孩子们对党的历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,支教队员们以此为契机,精心设计教学内容,将红色经典带上讲台。支教队专门开设了红色阅读课和党史知识教育课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讲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、讲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、讲五四精神、红船精神、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。在“授”与“学”的良好氛围中,支教队员们与小朋友们共同学习、共同感悟,砥砺了爱国爱党之志,厚植爱国爱党之情。
二、开展公益宣讲—村里流动的“小喇叭”
在华林镇华林村、虎口冲村和吉山村,去往当地的服务队在各村村干部的指导下开展了安全教育、疫情防控宣传等志愿服务。

活动伊始,队员们走村入户收集数据,开展村情调研。根据调研情况,服务队分别在进村各主干道、村小门口、池塘水库附近显眼处,设置了各种防溺水标语、防疫常识展板。考虑到村里留守老人大多不识字,队员们还准备了百余份图文并茂的宣传册,深入每家每户宣讲。
同时,每支服务队分为两小队,一支小分队在实践活动期间的每天下午绕池塘水库进行防溺水巡逻,另一支小分队配合村委会做好防疫值班、登记等工作,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村民服务的初心。
三、 聚力乡村振兴—线上线下支农忙
易家河村位于永修县柘林镇中心,全村主要产业为旅游业和柑橘农产业,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曾多次在该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。2016年,由于缺少技术人员,作为全省先进基层支部的村支部,一直未实现支部党建工作的信息化。在得知这一诉求后,当时实践服务队的张翔等4名师生主动帮助该村建成了村委会网站并上线运行。

今年村里又碰到了新问题—柑橘滞销。了解到村民们的所“急”、所“难”,服务队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,帮村民们解决销路问题。队员们一边联系农产品直供移动互联网平台,在易家河设柑橘分销点,实现柑橘的移动端分销,一边联系水果批发市场和连锁水果店等柑橘需求量大的商家,以批量销售的形式扩大销量。为了让村民们适应互联网的新技术、新理念带给农村、农业的变化,服务队的学生们还结合电商、营销、信息工程等专业学科背景,向村干部、种植户们演示如何使用手机和电脑了解农业信息、关注农业政策、开拓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,为村民们办了实事。


此次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,推动了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与理论学习相融合,广大青年学生们在“学”中“做”,在“做”中更好地“学”,通过为群众服务,接受教育、汲取智慧、施展才华、增长才干,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活力和担当,不负青春,不负韶华。
(图/“悦读童年”团队 孙泽远 陈美 胡国帅 文/王磊)编审:刘翰